“喜鹊的粪便上有层黏膜,猛禽的便便是稀的,东方白鹳则又稀又长,有时能喷出2米远……”坐在全国首座“护线爱鸟”创新工作站里,我跟国网安徽电力池州供电公司的员工汪湜讨论不同鸟类粪便对电网的危害,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把各种鸟粪说的生动传神,甚至把鸟拉屎的样子都能模仿出来,他就像《龙珠》中动不动就击碎月亮,劈开地球的阿拉蕾,身怀绝技,但最大的爱好是玩便便……
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的《“一江碧水,翩翩有你——生态文明融媒体记录工程”》项目,将记录冬天候鸟们穿越半个地球回到温暖南方的故事。这一期的主角是护鸟的电网人。
鸟粪、鸟巢对电网线路形成隐患
鸟类的消化道【我爱线报网】比较短,它们几乎都是边吃边拉。而且很多鸟具有喷射功能,这样可以将粪便拉到巢外。虽然自己清净了,可苦了广大电网线路上的巡护员。
“猛禽最喜欢站在高压塔上俯瞰下面,飞走前为了减轻重量,就会拉便便,它在拉屎前有个典型的动作,就是抬屁股,头向前一伸,粪便就喷射出来”,对鸟类的习性十分了解的汪湜,是“国网安徽电力汪湜护线爱鸟创新工作站”的领衔人,他在国网安徽电力池州供电公司工作了30多年,在巡护线路的基层工作中与鸟结下不解之缘。而这些粪便堆积多了,会造成线路短路,带来故障。
池州市湿地资源丰富,平天湖、升金湖都是长江中下游南迁候鸟的重要通道及栖息地,其中升金湖也被称为“中国鹤湖”,是中国最早发现白头鹤的地方【我爱线报网】。中国有9种鹤,升金湖就有4种。每年有数十万只候鸟飞到这两个湖中越冬,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就有1000多只。如此优渥的自然环境,为过境电网的巡护增加了不少难度。
每年3月到7月鸟类繁殖期间,是汪湜神经最紧绷的时候。一些鸟喜欢在电塔上搭窝筑巢,鸟窝中的树枝接触导线(或靠近导线)将发生接地或跳闸事故。据汪湜观察,在池州就有一种夏候鸟叫黑领椋鸟,它的巢非常大,用细细的草或者编织袋做鸟窝,下面就是绝缘子,有时候为了捆住鸟窝,黑领椋鸟还会衔来铁丝,很容易发生短路,把巢都烧掉了。
此外鸟类在电力铁塔上排泄的大量粪便也会在绝缘子表面累积形成污闪,鸟类粪便在空中形成的线状通道,则直接可能接地短路。例如东方白【我爱线报网】鹳,它们喜欢在高压电塔上做巢,主要吃鱼,体型大,拉的粪便又稀又长,它的排泄物有时候可以在空中瞬间形成一个长达2米多的抛物线,而高压电可以在一定距离的空气中传播,所以粪便有时候根本不需要触碰到电线就可以导致闪络效应,造成电路跳闸。
鸟在高压塔上筑巢,还会引来蛇。汪湜在夏季就看到过王锦蛇爬到电线塔上捕食幼鸟,触电后,被打了下来。
在电塔下面放一个护鸟“爱心标牌”
“我们的老办法是在高压电塔上安装防鸟刺、防鸟风车,”汪湜说,但是作为一个爱鸟人士,汪湜认为过去“驱、捣、移、捕”的办法对鸟不生态,也不友好。
现在他们提出更加人性化的“防、护、引、改”策略,不仅不反对鸟在电塔上筑巢,有时候还主动为它们保驾护航。
汪【我爱线报网】湜介绍从2021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开始启动“候鸟生命线”项目以来,从黑龙江到江西沿途8个省的电力公司,一起用实际行动保障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的繁殖。
东方白鹳被誉为鸟中国宝,它的喙又尖又长,在湖中觅食时左右摆动,像是一位仗剑起舞的侠客。东方白鹳喜欢在高大的树木上做巢繁殖,如果是平原地区没有树木,就会选择四周无人的高压电塔。
为了保障它们的安全,顺利繁殖出小鸟,国网职工为它们建档设卡,并在巢下方安装防护挡板,并安排护线爱鸟志愿者小分队专门为这些白色大鸟服务。汪湜说去年仅在国家电网高压电塔上繁殖的东方白鹳就有130巢,如果按每个巢5个卵,那去年至少也有500只东方白鹳是从国网的电塔上出生的。
而在【我爱线报网】这之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4条特/超高压线路经过池州市升金湖保护区时,为了减少对候鸟的影响,4条线路在设计、改造时全部避开保护区核心区域,线路绕行24公里,增设近50基铁塔,多投入建设资金上亿元,为保护湿地、保护候鸟尽到了央企责任。
并不是所有的鸟都会对电网线路产生威胁,根据汪湜的观察总结,其实在鸟类中只有不超过20种鸟,地区上不超过10种鸟会跟电网发生关系。“我们应该了解鸟的习性,根据它们的行为来判断是不是要驱赶或移巢,这样做既是保护线路,也是保护鸟”,汪湜说。
例如令人头疼的鸟粪,可以在绝缘子上面安装保护伞。而对于像喜鹊的巢,虽然很大,但是都以短的木柴搭建的,对电塔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而且它们数量【我爱线报网】多,搭巢也快,即使白天捅下来,晚上可能又来搭建。遇到这种鸟,汪湜和他的护鸟团队就在电塔下面放一个“爱心标牌”,我们会在牌子上写清楚这只鸟是喜鹊,告诉附近巡线的员工它在这里筑巢多久了,再过多长时间就能孵化出小鸟,请巡线人员多照顾,等小鸟出巢后再移巢。
鸟界老法师,利用人工智能护鸟
为了做到及时警示,汪湜与沈阳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研究出全国首台可以自动识别鸟类的分析与预警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利用AI识别技术,辨识出哪种鸟类,有无威胁,并发射一束鸟特别敏感而又不伤害它们的光谱,警示这些鸟离开危险的电塔。
“鸟可以看到更多的颜色,它们的视力也比人的强,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用技术突破人工护线爱鸟的难题”,汪【我爱线报网】湜解释道。
12月27日,站在池州市贵池区梅龙街道大同圩220千伏线路一座电塔下,我们看到了汪湜团队安装的警示器。它由一个分辨器,和一个光谱发射器组成。目前还在测试阶段,未来汪湜希望它可以实现差异化警示,甚至是能够分辨出鸟的行为,“例如一只猛禽露着屁股要排便了,就发射光谱警示它,让它飞走,这样既保护了电路也保护了鸟”。
汪湜之所以把设备安装在这,是因为这一片处于平原地带,每年3至7月以喜鹊和黑领椋鸟为主的鸟类都喜爱在该地繁殖栖息。由于田野高大树木较少,鸟类对电杆、线塔“情有独钟”。
目前这套设备已经收录了320种常见鸟类影像,系统鸟类识别准确率达到100%,预警成功率达到98%。而且预警使用的光束经【我爱线报网】实验室测试,对鸟类和人类不会产生危害。下一步,汪湜将不断优化设备性能,他希望可以在全国的输电线塔上推广应用,以减少鸟类在电网上的筑巢风险,保障鸟、线双安全。
在现实生活中,汪湜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鸟人”。他从2014年开始学习拍鸟,现如今已经是一位鸟界“老法师”。为了拍鸟,他去过泰国、肯尼亚,池州的鸟他更是拍了个遍。他拍鸟主要为了做科普,配合工作站的宣教工作。
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护线爱鸟”创新工作站已经开展科普教育126场,联合巡护267次,安装“爱心标牌”271块,累计救助鸟类142只,让电网的涉鸟故障在2021年归0。收获了一大批志愿者的报名与参与。
去年2月14日,就是一位志愿者发现了一只东【我爱线报网】方白鹳受伤了需要救治,现在它跟另一只救护的白鹳被送到池州市平天湖月亮湖湿地生活。今年12月初又有人报告野外有3只猴面鹰的雏鸟,它们的栖息地被破坏,汪湜把它们从野外抱回饲养,“我们要跑到合肥去买仓鼠给喂给它们吃,伙食费都不得了”,汪湜笑着说。
他还给两只白鹳记日记,已经写了70多天。从言词中可以感受到汪湜对鸟类真诚地热爱。正是这种热爱,让他更能从鸟的角度看问题,从一位护线人转变成一位护鸟人,他的身份转变也是国家电网企业在新时代守护共同家园的一个转型。
潇湘晨报记者钱烨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我爱线报网】专席19176699651。